1.宫爆鸡丁和宫保鸡丁区别
2.宫爆鸡丁与哪位人物有关
3.宫保鸡丁的做法?
4.宫保鸡丁的来历和典故
宫保鸡丁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他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东为官时曾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将此菜推广开来,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宫保鸡丁传到西方后,西方人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为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
用料
鸡胸肉 250g胡萝卜 100g黄瓜 100g花生 50g
做法步骤
1、大葱1小段,生姜一块,酱油5g,料酒20g,醋10g, 水淀粉5g,盐2g,花生油10g, 干辣椒10根,花椒30粒,胡椒粉少许
2、鸡胸肉提前泡水,洗净去除血水。
3、将鸡胸肉切成约一寸的大小。
4、加入5g酱油,10g料酒,水淀粉,胡椒粉、花生油、盐少许。
5、将调好味的鸡胸肉,搅拌均匀,使其均匀上浆。
6、胡萝卜削去皮,黄瓜切成条状后用刀削去籽。
7、将胡萝卜和黄瓜切成与鸡胸肉差不多大小的块,姜切成片,大葱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段,备用。
8、起油锅,将油烧至五成热,倒入洗净晾干的花生,小火炸至花生皮略色,即可捞起。
9、炸好花生后进行最后一步,调制芡汁:碗内加入1勺淀粉,1勺老抽,2勺酱油,3勺香醋,少许胡椒粉、盐,加入少许水调和均匀。
10、起锅热,倒入10g花生油,小火将花椒以及干辣椒炒出香味。
11、干辣椒、花椒炒出香味后,将其捞出,弃之不用。
12、炒香的油直接加入葱段、姜片,继续爆炒出香味。
13、加入腌渍好的鸡胸肉,大火翻炒,可以看到鸡胸肉在很快速地由粉红色转白。鸡胸肉完全转白之后,倒入调好的芡汁,继续翻炒均匀。
14、倒入芡汁翻炒数十秒后即可加入胡萝卜以及黄瓜,如果喜欢胡萝卜软一点,可以提前放入,翻炒一分钟后再加入黄瓜粒。
15、最后一步,加入炸香了的花生粒,即可关火,略微搅拌均匀,出锅!
16、这样一道看似配料众多,操作复杂的菜,其实从鸡胸肉下过到出锅,几乎不超过五分钟哦,省时间又非常下饭的一道菜,你要不要也试试?
小贴士
1.鸡胸肉要用清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可以去除鸡肉的腥味 2.鸡胸肉尽量切到大小一致,以期所有鸡胸肉都在同一时间转熟 3。黄瓜粒、花生都不可以过长时间加热,否则会失去口感
宫爆鸡丁和宫保鸡丁区别
宫保鸡丁既属于川菜、鲁菜,也属于北京菜、贵州菜。
1、宫爆鸡丁,又称宫保鸡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创始人为贵州织金人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
2、其在任四川总督时创制该菜,流传至今。由于一般认为宫保鸡丁正式创制是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时,在蜀地创制并流传开,且其后至今的漫长岁月中。
3、宫保鸡丁主要通过市场巨大的川菜馆作为载体走向大江南北及海外,声名远播,因此宫保鸡丁在菜系定位属于川菜系,同时由于丁宝桢为贵州人,所以宫保鸡丁也可被认为是贵州菜系即黔菜系。
扩展资料
传统的菜系习惯把宫爆鸡丁归为川菜,因为宫宝鸡丁配料里有辣椒,实际上这是个潜移默化的错误,其实宫爆鸡丁真正的原产地正是济南。那么为什么别的鲁菜都是油而不辣,却出了宫爆鸡丁这个异类那,这还要从清朝说起。
话说同治六年,贵州平远州的进士丁宝桢,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巡按,入住济南府,此人素有贤名,且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深受百姓爱戴。
宫爆鸡丁与哪位人物有关
宫爆鸡丁和宫保鸡丁区别在于食材、口感、烹饪方法等方面的不同。
宫爆鸡丁的主要食材是鸡肉丁、花生米、辣椒和葱姜蒜等,而宫保鸡丁的主要食材是鸡肉丁、花生米、青椒和干辣椒等。宫爆鸡丁的味道偏甜,酸中带辣,宫保鸡丁的味道偏咸,微酸微辣。
宫爆鸡丁主要是先将鸡肉丁用料酒和淀粉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入油锅中煎炸,再用另一锅炒香花生米、辣椒和葱姜蒜,最后将鸡肉丁和炒好的配料混合在一起炒熟;宫保鸡丁则是先将鸡肉丁用料酒和淀粉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入油锅中煎炸,再放入另一锅炒香花生米、青椒和干辣椒,最后将鸡肉丁和炒好的配料混合在一起炒熟。
宫爆鸡丁的起源在清朝,是清宫御厨所创制的菜肴,而宫保鸡丁的起源较为复杂,据说它源于晋江人民的民间美食,后来被四川川菜带到全国,逐渐成为了一道著名的中华美食。
制作宫爆鸡丁的注意事项
1、鸡肉的选择:选择鸡胸肉或者鸡腿肉,肉质鲜嫩,无异味,最好选用有机鸡肉,以免食用过程中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
2、切丁处理:将鸡肉切成大小均匀的丁,大小一般要根据个人口味和用途来决定。
3、腌制鸡肉:将切好的鸡肉加入腌料中腌制,腌料一般包括盐、料酒、淀粉、酱油等,腌制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4、炒制火候:炒制宫爆鸡丁的火候需要适中,一般先将葱姜爆香,再将鸡肉倒入锅中炒制,炒制时间一般在3-5分钟左右,炒至鸡肉变色,外表略微焦黄即可。
宫保鸡丁的做法?
宫保鸡丁和清朝哪位名人有关
宫保鸡丁与清代官员丁宝桢有关。宫爆鸡丁原名叫做宫保鸡丁,这道菜由丁宝桢发明。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
宫保鸡丁与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有关。宫保鸡丁又叫宫爆鸡丁,由丁宝桢发明。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
丁宝桢。宫保鸡丁是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研发而成的,其参考菜式是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中的胡辣子鸡丁。
关于宫保鸡丁的说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朝名臣沈葆桢有关,就是计除慈禧身边红人,大太监安德海的这位名臣,胆略让曾国藩都佩服不已。
宫保鸡丁名字的由来?
1、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2、”宫爆鸡丁”名字的由来:丁葆桢由山东调任四川巡抚,时直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遂前往视察。由于耽误了吃中午饭的时间,不得不在道上一家小餐馆进餐,不巧哪天刚好很多菜样已卖完,无菜可炒。
3、而“左宗棠”曾经担任过“陕甘总督”,当时的人称“总督”为“宫保”,因此“左宗棠”爱吃的鸡丁就被大家称呼为“宫保鸡丁”了。在国外,人们都把“宫保鸡丁”翻译成“左宗棠鸡”。
4、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
5、宫保鸡丁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
6、宫保鸡丁是由清朝的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最后在任期内去世。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
”宫爆鸡丁”名字的由来
1、这道菜的来源跟清代的四川总督丁宝桢有关。他曾被授予“少保”(太子辅导者)的头衔,“少保”也称“宫保”。相传,丁宝桢在贵州时曾爱吃糍耙辣椒加花生仁炒鸡丁。
2、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
3、原名是“宫保鸡丁”,后来被大家称为“宫爆鸡丁”。关于来历普遍的说法是:宫保鸡丁是清朝丁宝桢的一道私房菜,由于丁宝桢被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所以他那道著名的私房菜被称为宫保鸡丁。
4、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
宫保鸡丁的由来
1、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2、后来,丁宝桢奉调任四川总督,临行征求汉子意见,汉子感其恩重,遂携家眷一起随丁宝桢进川,进而把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他的后人通过把胡椒换成辣椒,做出了川味的宫保鸡丁。
3、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是由清朝的丁宝桢所创。丁宝桢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
4、宫保鸡丁的来历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有几种传说:一说: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由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
宫保鸡丁的创始人是丁宫保还是左宗棠?
宫保鸡丁:为四川名菜之一,又称“宫爆肉丁”、“宫爆鸡丁”,是重庆万州区名菜。因四川总督丁宝桢喜食而的名。丁宝桢,贵州人,清代同治年间曾任四川总督,封号“太子少保”,故又名“丁宫保”。
而“左宗棠”曾经担任过“陕甘总督”,当时的人称“总督”为“宫保”,因此“左宗棠”爱吃的鸡丁就被大家称呼为“宫保鸡丁”了。在国外,人们都把“宫保鸡丁”翻译成“左宗棠鸡”。
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
清朝巡抚有宫保,少保等称号,又因为左宗棠曾任巡抚,被称为左宫保,所以人们就称此菜为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的来历和典故
宫保鸡丁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他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东为官时曾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将此菜推广开来,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宫保鸡丁传到西方后,西方人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为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
用料
鸡胸肉 250g胡萝卜 100g黄瓜 100g花生 50g
做法步骤
1、大葱1小段,生姜一块,酱油5g,料酒20g,醋10g, 水淀粉5g,盐2g,花生油10g, 干辣椒10根,花椒30粒,胡椒粉少许
2、鸡胸肉提前泡水,洗净去除血水。
3、将鸡胸肉切成约一寸的大小。
4、加入5g酱油,10g料酒,水淀粉,胡椒粉、花生油、盐少许。
5、将调好味的鸡胸肉,搅拌均匀,使其均匀上浆。
6、胡萝卜削去皮,黄瓜切成条状后用刀削去籽。
7、将胡萝卜和黄瓜切成与鸡胸肉差不多大小的块,姜切成片,大葱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段,备用。
8、起油锅,将油烧至五成热,倒入洗净晾干的花生,小火炸至花生皮略色,即可捞起。
9、炸好花生后进行最后一步,调制芡汁:碗内加入1勺淀粉,1勺老抽,2勺酱油,3勺香醋,少许胡椒粉、盐,加入少许水调和均匀。
10、起锅热,倒入10g花生油,小火将花椒以及干辣椒炒出香味。
11、干辣椒、花椒炒出香味后,将其捞出,弃之不用。
12、炒香的油直接加入葱段、姜片,继续爆炒出香味。
13、加入腌渍好的鸡胸肉,大火翻炒,可以看到鸡胸肉在很快速地由粉红色转白。鸡胸肉完全转白之后,倒入调好的芡汁,继续翻炒均匀。
14、倒入芡汁翻炒数十秒后即可加入胡萝卜以及黄瓜,如果喜欢胡萝卜软一点,可以提前放入,翻炒一分钟后再加入黄瓜粒。
15、最后一步,加入炸香了的花生粒,即可关火,略微搅拌均匀,出锅!
16、这样一道看似配料众多,操作复杂的菜,其实从鸡胸肉下过到出锅,几乎不超过五分钟哦,省时间又非常下饭的一道菜,你要不要也试试?
小贴士
1.鸡胸肉要用清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可以去除鸡肉的腥味 2.鸡胸肉尽量切到大小一致,以期所有鸡胸肉都在同一时间转熟 3。黄瓜粒、花生都不可以过长时间加热,否则会失去口感
宫保(宝)鸡丁三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原料 鸡脯肉200克,花生米100克,蛋清1个,葱段3克,生粉12克,酱油5克,精盐2克,白糖8克,辣油6克,味精、黄酒、香醋各少许,生油300克(实耗90克)
制法 (一)鸡脯肉除筋,用刀背拍捶,切成块形小丁,放在碗内,加蛋清、干生粉、盐拌和上浆。
(二)锅内放生油烧热,下鸡丁氽一下,用勺划开,随即倒入漏勺沥油。
(三)将花生米去衣,汆熟。将葱段、黄酒、酱油、糖、醋、水淀粉调和倒入锅内,下鸡丁一起炒拌数下,再将花生米倒入锅内翻炒几下,加辣油起锅装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