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和参苓白术散的区别_香砂六君子和参苓白术丸的区别

新鲜食材
2024 09-15 10:20 点击:

1.嘴里发黏,吃饭没味,脘腹痞闷,治疗湿阻中焦的10种常用药物举例

2.健脾的介绍

3.脾虚怎么办

香砂六君子汤和参苓白术散的区别_香砂六君子和参苓白术丸的区别

慢性结肠炎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的目的。可以相应选用吴茱萸,肉桂温中止泻,黄连、黄柏清热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涩肠固脱,对慢性腹泻标本兼治,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

中医内治法

1、肝气侮脾型:腹泻与情绪变化后发生,以胸胁胀满痛疼、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不畅为特征,苔薄白,脉弦细。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重加白芍、炙甘草以缓急止泻,同时加槟榔、焦三仙以消补兼施。

2、脾虚夹湿型:以神疲乏力、纳呆脘闷、肠鸣腹泻、粪便夹有不消化物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濡缓。方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偏寒加肉桂、炮姜;偏热加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

3、脾肾两虚型:是本病的严重和难治阶段,病程较长,以畏寒、面色晄白、腰膝酸冷、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或滑泻、泻下完谷不化之物为特征,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方用四神丸合连理汤加减。改干姜为炮姜,入乌梅、芡实、乌药等温涩肠道。

4、湿热型:为本病的初起和发作时,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粘冻或脓血为特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热重加金银花、红藤;湿重加厚朴、苍术。

中药灌肠疗法

1、菊花30g,白术15g,防风10g,甘草10g,白芷8g,米壳15g。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g。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2、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g,金银花、连翘、白及、生地各10g,每剂药煎3次,每次煎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饭前各服250ml,余下250ml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3、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

4、生蒲黄10g,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g,没药6g,煅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5、以壁虎研末合白及,煎成粘性汤液保留灌肠,每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另将壁虎、白及各半研粉装入胶囊,每次2~3粒,于灌肠间歇期服用,1个疗程结束后再服胶囊2周,治疗期间可停用其他西药。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9℃为宜。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结肠炎,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操作事宜

保留灌肠应选择在临睡前进行,预先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静卧15分钟左右后实施灌肠,操作者应做到轻、慢、柔以减少管壁对肠粘膜的刺激。

l)体位:给药时,病人应取左侧卧位。给药后应保持膝胸卧位半小时,再取左侧卧位,后右侧卧位,臂部应垫高,在给药后一般应静卧数小时,以减轻肠粘膜受到刺激、肠蠕动增加产生的痉挛,防止药液过早排出,至痉挛减轻后,可适当活动,促进药液尽快吸收。病变在直肠下端,下床活动可早些。

2)导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入15~30cm为宜。太浅则药液外渗,使进药量不足,又不便保留,影响疗效,大深则易使肠粘膜磨擦受损,加重病损。

3)药量:灌肠液的多少要因人而异,如病变部位距肛门较近,范围较小,则灌肠液宜少,相反如病变范围较广泛,则灌肠液宜多些,但也不能灌的大多,否则反不易取得应有效果。一般以每次100~150ml为宜。对高位病灶患者,药量可酌情加至200ml左右;注意药量应由少渐多,根据病人的适应能力,逐渐加量。

4)药液保留时间: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佳,所以要求药液浓煎,一般最少保留4小时以上,最好在晚上临睡前用药,保留到次日早晨。或可在使用粉剂时加入适量藕粉调成糊状,保留效果较水剂为好。

5)药液温度:一般而言,药温应保持在40℃左右,但应因人、因时做适应性变化。如冬季温度应偏高,可在45℃左右;夏季温度应偏低,可在38℃左右。湿热阻滞型患者,药温偏低,虚寒人药温偏高。

6)疗程:一般二周为一疗程,休息二天后继续应用,疗程的长短与复发率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当取效果后,仍须坚持一段时间,以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在用药2~3个疗程后,逐渐减少灌肠的次数,由原来的每日一次改为隔日一次或每周2次,直至半年左右再停用。

嘴里发黏,吃饭没味,脘腹痞闷,治疗湿阻中焦的10种常用药物举例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健脾的介绍

湿阻中焦 的意思是脾胃被湿邪阻滞,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脾不能正常升清,胃的受纳与和降也不正常。中焦的意思就是脾胃。湿阻中焦出现的典型症状是重、闷、呆、腻、濡,即肢体困 ,脘腹痞 ,纳食 滞,口粘苔 ,濡指脉象 。湿阻中焦的人经常感觉嘴里粘腻不舒服,口淡无味,或嘴里有甜味;一般不渴,也有表现为口苦口渴的,虽然觉得口渴,但是不想喝水有些只想用水漱漱口,但是不想饮水。在南方或者沿海等潮湿高温地区,或者夏季梅雨季节,湿阻中焦发病非常多见。中医药对湿阻中焦的治疗有较强优势,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西医学中的胃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湿阻中焦辨证论治。

湿阻中焦分为以下三类:

主要症状 : 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腻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搏濡滑。

治疗方法 : 芳香化湿。

选用方剂 : 藿香正气散。方中以藿香、紫苏、陈皮、白芷芳香化湿;厚朴、法夏、白术苦温燥湿;大腹皮、茯苓淡渗利湿。集芳香、苦温、淡渗于一方,并配合桔梗宣通肺气,甘草甘缓和中,共奏温化寒湿之效。

中成药举例:

①、藿香正气软胶囊

主要成分 :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能主治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②、二陈丸

主要成分 : 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辅料为生姜。

功能主治 :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③、纯阳正气丸

主要成分 : 广藿香、半夏(制)、青木香、陈皮、丁香、肉桂、苍术、白术、茯苓、朱砂、硝石(精制)、硼砂、雄黄、金礞石(煅)、麝香、冰片、

功能主治 : 温中散寒。用于暑天感寒受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5~3克,一日1~2次。

④、复方丁香开胃贴

主要成分 : 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

功能主治 : 健脾开胃,燥湿和中,调气导滞。适用于由脾胃虚弱或寒湿困脾所致的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嗳气欲呕,腹痛肠鸣的治疗。

用法用量 : 外用,置药丸于胶布护圈中,药芯对准脐部(神阙穴)贴12小时以上,一日1贴,3贴为一疗程。

主要症状 : 脘痞闷似痛,纳呆,大便不爽,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四肢困重,或有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方法 : 清热化湿。

选用方剂 : 王氏连朴饮。方中黄连、山栀苦寒清热燥湿;法夏、厚朴运脾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香豉和中清热,醒脾除湿。亦可加滑石、鲜荷叶、薏苡仁清利渗湿。

中成药举例

①、龙胆泻肝丸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②、平溃散

主要成分 : 白术、甘草、海螵蛸、厚朴、黄柏、绞股蓝总皂苷、沙棘。

功能主治 : 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主治同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属脾虚湿热证。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克(1包),一日3次;或遵医嘱。

③、藿香清胃胶囊

主要成分 : 广藿香、栀子、防风、南山楂、六神曲、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 : 清热化湿,醒脾消滞。用于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等症。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主要症状 : 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胖淡。

治疗方法 : 健脾化湿。

选用方剂 : 香砂六君子汤。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法半夏、陈皮理气化湿;木香、砂仁和胃醒脾。可加葛根、藿香升清化湿。如面浮肢肿者,加黄芪、扁豆、苡仁益气利湿消肿。

中成药举例

①、香砂六君丸

主要成分 : 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 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g,一日3次。

②、参苓白术散

主要成分 : 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功能主治 :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③、参苓健脾胃颗粒

主要成分 : 北沙参、茯苓、白术、山药(炒)、扁豆(炒)、莲子、砂仁(盐炙)、陈皮、薏苡仁(炒)、甘草。

功能主治 : 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2次。

①、湿困脾胃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经常食用薏苡仁粥

薏苡仁50g,粳米50g,加水同煮粥服用。

②、湿热中阻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经常食用冬瓜粥:

鲜冬瓜200g,粳米200g。冬瓜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同煮为稀粥服用。

③、脾虚湿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经常食用 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粳米50g。先将赤小豆煮烂,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服用。

脾虚怎么办

健脾,中医名词,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也是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方如参苓白术散。

脾虚是十分多见的一种病症,如果平时喜欢吃生冷食物,或者不注意作息,就极有可能导致脾虚的发生,而脾虚往往会让身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尤其是会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因此最好尽快治疗。那么患上脾虚怎么办才能改善呢?

一、中药调理

针对于脾虚,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服用中药,患者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以健脾养脾和益气和中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比较常用的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以及归脾丸等,若脾虚生热,还要加服知柏地黄丸,同时,也可以用水煎服一些中药方剂进行调理,比如香砂六君子汤、参附汤或者补中益气汤等,疗效都十分显著。

二、饮食调理

脾虚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息息相关,因此患者务必要加强饮食方面的调理,建议要多吃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蔬菜可以选择吃马铃薯、香菇和山药,肉类可适当吃牛肚、桂鱼等,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食疗药膳方,附片狗肉汤、人参茯苓粥以及山楂薏苡仁粥等,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收到疗效。

三、中医艾灸

对穴位灸可以调理脾脏和肠胃功能,具体可以选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天枢穴或者气海穴等多个穴位,每天坚持艾灸半个小时左右,且最好连续半个月,就可以发挥出健脾益气的作用。

四、调整作息

作息对脾胃功能影响比较大,患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和定时起居的良好习惯,最好不要长时间熬夜,更不能通宵。

五、适当运动

患者要每天都去做一些有氧型体育活动,可以慢跑或者做瑜伽、打太极,这样可以帮助改善胸闷气短的症状,并能让脾胃功能尽快恢复。

The End